中國傳統文化強調「福壽康寧」,其中對「壽」的觀念尤為重視。古人認為人類壽命是「天賦之命」、「非人力所能為者」。因此,人民對「壽」的期盼在民間吉祥物中得到了充分反映。
鹿
中國民間俗信鶴為仙禽,鹿是瑞獸。古人眼中,鹿不僅壽命長,也是仁愛和慈悲的象徵。古人還相信如果有白鹿出現,即表示帝王勤政愛民,是國泰民安、政通人和的吉兆。在古代社會,期盼壽鹿出現者大有人在,有人繪畫鶴鹿共棲桐樹下,以「桐」諧「同」,用作禱求長壽的吉兆。
鶴
鶴在古人眼中具有神奇的稟賦。鶴有「百羽之宗」的稱呼,一是說它由天地之間的精氣化生:七歲小變,十六歲大變,一百六十歲變止,至一千六百歲定型,可供仙人坐騎;二是說它乃凡人登仙後所化。中國古代文化常將鶴和松樹連在一起,認為服松脂可登仙,登仙後可化鶴,即所謂「千歲之鶴依千年之松」。
松樹
自古以來,中華民族對松樹都有着特別的情感,松樹之所以為人所重視,不僅因其特殊的形態美、氣質美,亦因它以長壽著稱,故松亦被稱為「百木之長」。古人不僅將 「松鶴長春」比喻為長壽,而且還將松、竹、梅稱為「歲寒三友」,因它們經冬不凋,引申為生命力旺盛,所以也是吉祥的象徵。
桃子
中國傳統文化中,「壽」與「桃」關係極為密切。在古代傳說中,上品的桃實首推西王母在瑤池邊所植的蟠桃,亦稱仙桃。傳說西王母每年三月三日都要在瑤池舉行蟠桃壽宴,各路神仙應邀赴宴為王母祝壽時,她都要取數千年一熟、食後長生不老的仙桃招待來賓。吃蟠桃能長生的觀念卻深入民心。後世民間晚輩在尊長壽誕時都要送壽桃祝壽。
琴
古人相傳琴為聖人所創製,「通神明之德,合天地之和」,認為琴是神器。古人常將「琴鶴」相提並論,鶴在中國民俗文化裏,是登仙長壽的象徵,據此又引申琴為祝壽的含義。
壽石
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以「壽比南山」為祝壽之詞。古往今來的人們期盼人的壽命象石頭般長久,總愛將石頭,尤其是上好的奇石稱為「壽石」。其中太湖石、靈璧石(又名磬石),都是名列中國古代賞石之首的壽石。